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冈市无偿献血实施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6 02:04:48  浏览:876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冈市无偿献血实施办法》的通知

湖北省黄冈市人民政府


黄政发 [2004] 24号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冈市无偿献血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感湖管理区,市政府各部门:
《黄冈市无偿献血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四年十月十四日



黄冈市无偿献血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全市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促进我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其它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依法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无偿献血。
第三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工作。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无偿献血、临床用血工作,查处献血和用血中的违法行为。
第四条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教育等部门应积极协同卫生行政部门大力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工作。

第二章 献血委员会、献血责任单位和血站

第五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成立献血委员会,其职责:
(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普及献血的科学知识;
(二)制订本行政区域内无偿献血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完成上级献血委员会下达的年度无偿献血计划,并承担组织实施责任。
市献血委员会办公室承担市献血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六条 市和县(市、区)所属机关、学校、企业、乡(镇)、城市居委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应承担无偿献血责任,履行如下职责:
(一)向本辖区居民宣传无偿献血工作,普及献血科学知识;
(二)组织本辖区居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工作,并以适当方式向无偿献血者予以奖励;
(三)与本级政府献血委员会签订《无偿献血责任书》,并承担相应责任。
第七条 血站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公益性组织,市中心血站经审计的不足经费由市人民政府予以补助。

第三章 献血与采血

第八条 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积极推广街头自愿无偿献血。市献血委员会将推动在市区高、中等院校采取建立贫困学生资助基金、优秀学生奖励基金等形式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在校园开展。
第九条 直接用于采血、供血车辆外出按特种车辆有关规定,在本市内免交公路通行费,其它费用的减免按有关规定办理。采血车在市内任何地点采血免交城市道路占用费。
第十条 血站必须对无偿献血者免费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检查合格者方可献血,身体状况不符合献血条件的不得采集血液。
第十一条 采供血机构必须严格依照国家规定的操作规程采集血液和对采集的血液进行检测、分离、包装、储存、运输,保证血液质量。
第十二条 公民无偿献血一次一般为200毫升至400毫升,最多不超过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公民无偿献血后由市献血委员会办公室发给《公民无偿献血证》。有工作单位的献血者由所在单位适当发给餐饮、交通补贴,其他献血者由采供血机构给予适当补贴。
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凡实行合作医疗地区的无偿献血农民,全家免交当年个人部分的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资金,已上交的全部返还,由市献血委员会办公室代交应上交的资金。未实行合作医疗地区的无偿献血农民,由采供血机构给予适当补贴。
第十三条 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血站、医疗机构不得将无偿献血的血液出售给单采血浆站或者血液制品生产单位。
采集的血液经检测不合格的,采供血机构应及时通知、指导献血者作进一步检查、就医,并对血液检测结果保密。

第四章 供血与用血

第十四条 各级血站必须严格依照省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地域范围,及时向医疗单位供血。采集的血液多余或者不足时,由市献血委员会办公室统一调剂。
第十五条 市献血委员会建立临床用血预警制度,确保临床用血发生困难时能及时、安全、有效地保证全市临床用血需求。
第十六条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的管理,严格规范临床输血行为,强化医务人员病历书写规范意识。要加大成分输血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监床成分输血比例。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应成立临床用血管理机构,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范输血行为,对确需输血的患者,说明输血可能存在的隐患,并签订输血知情同意书。
第十八条 无偿献血者或配偶或直系亲属可凭《无偿献血证》、《居民身份证》和其它有效证件,按下列规定用血:
(一)无偿献血一次的,免费享用等量的医疗用血;
(二)无偿献血累计600毫升以上1000毫升以下的,本人免费享用3倍量的医疗用血;
(三)无偿献血累计1000毫升以上的,本人终身免费享用无限量的医疗用血;
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享用与献血者等量的医疗用血。
无偿献血者及配偶、直系亲属在外地用血,凭献血证和医院证明及发票到市献血办公室结算。
第十九条 提倡公民个人储血、家庭成员互助、单位互助和社会援助相结合的用血制度。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依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个人无偿献血累计2000毫升以上的;
(二)单位或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连续3年超额完成献血计划的;
(三)为抢救危重病人献血表现突出的;
(四)组织公民献血及在采血、供血和血液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
第二十一条 对无偿献血及采血、供血和血液管理工作中的违法行为,由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查处。
第二十二条 血站违反本办法规定,向医疗机构提供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造成血源性疾病传播的,由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和制度,将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于患者,给患者健康造成损害的,依法赔偿。对直接责任人员,由本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市、县(市、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献血、用血的监督管理及执行临床用血预警制度工作中,玩忽职守、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贪污受贿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低收入家庭认定暂行规定的通知

贵州省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低收入家庭认定暂行规定的通知

筑府办发〔2009〕93号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贵阳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暂行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五月十三日





贵阳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做好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以及其它社会救助工作中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核定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民发〔2008〕156号)等有关规定,结合贵阳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核定及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规定所指城市低收入家庭是指具有贵阳市非农业常住户口(因征地、移民等原因农转非家庭除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实际人均月收入等于或低于贵阳市各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70%的城市居民家庭。

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或扶养关系共同生活的人员。

第四条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的原则:

(一)实事求是;

(二)及时、公开、公平、公正;

(三)属地管理。

第五条市民政部门负责全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管理工作;各区(市、县)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管理工作;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区域内城市低收入家庭核定的具体工作;社区居委会根据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的委托,负责本区域内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日常服务工作。

第六条市、区(市、县)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公安、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房管、金融、税务、工商、统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有关工作。

第七条区(市、县)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工作机构、人员队伍建设,落实必要的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

第八条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两项指标,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统筹考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低工资标准以及住房保障和其他社会救助的关系,以满足城市居民基本生活需求为原则,按照不同救助项目需求和家庭支付能力确定。

(一)家庭收入是指家庭成员在一定期限内拥有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包括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以及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支出的工薪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

(二)家庭财产是指家庭成员中拥有的现金、存款、房产、车辆及有价证券等财产。

第九条家庭收入认定范围主要包括:

(一)各类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和其他劳动收入;

(二)出租或变卖家庭资产获得的各种收入;

(三)接受继承、赠与的银行存款本息收入、有价证券的分红或交易收入、彩票中奖收入等;

(四)离退休费、养老保险保障、失业保险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含退养、协保人员领取的生活费)和遗属抚恤(救济费);

(五)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

(六)各种安置费(包括破产企业改制的职工安置费、经济补偿费)等;

(七)其他应当计入的家庭收入。

第十条下列收入不计入家庭收入认定范围:

(一)优抚对象按国家规定获得的抚恤金、补助金、伤残抚恤(保健)金及护理费,城市义务兵家属优待金;

(二)区(市、县)以上人民政府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突出贡献,给予的一次性奖励和荣誉津贴等;

(三)在校学生的各类助学金、奖学金;

(四)一次性慈善救助费和临时性生活救助金;

(五)工伤职工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因公死亡补助金;

(六)职工患病或非因公死亡的丧葬补助费;

(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

(八)在职人员按规定由所在单位扣代缴的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费;

(九)其他不应当计入的家庭收入。

第十一条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认定程序:

(一)由户主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报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社区居委会,并同时提供如下材料:书面申请报告、户口簿、身份证、单位收入证明以及民政部门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二)社区居委会受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委托,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和实际生活状况进行入户调查核实,并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对公示无异议的,填写《贵阳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申请审批表》,连同其他证明材料一并报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

(三)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查,经审核同意的名单再次进行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在《贵阳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盖章后上报区(市、县)民政部门。对不符合条件的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四)区(市、县)民政部门对上报的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认定进行讨论审批。审批时限自接到上报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并签发《贵阳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证》。

第十二条贵阳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可直接认定为城市低收入家庭,不再重复进行家庭收入核定和发证。

第十三条因无固定住所造成人户分离的家庭,申请人应向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提出申请,临时居住地的社区居委会有义务协助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有固定居住地而造成人户分离的家庭原则上向居住地提出申请,户籍所在地有义务协助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四条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认定实行动态管理,户主每年主动到社区居委会参加年度审核。年度审核初审情况由社区居委会进行公示,无异议的由社区居委会统一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和区(市、县)民政部门办理审核、审批手续。年度审核时间由各区(市、县)自行确定。超过一年未进行年审的《贵阳市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证》自动作废。

第十五条区(市、县)民政部门及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通过书面审查、入户调查、信息查证、邻里访问以及信函取证等方式,对申请低收入核定的家庭最近6个月的收入和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

第十六条对申请人家庭成员的收入和财产状况进行查询时,各区(市、县)公安(户籍和车辆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劳动收入)、房管(房地产)、金融、工商、税务、住房公积金等部门和机构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七条区(市、县)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以及社区居委会应当按户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档案,将核定的低收入家庭人员、收入、财产等变动情况以及获得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和其它社会救助情况及时登记归档;市、区(市、县)民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按户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三级数据库,保持数据一致。

第十八条申请低收入核定的家庭不如实提供相关情况、隐瞒收入和财产、骗取城市低收入家庭待遇的,由区(市、县)民政部门取消已出具的城市低收入家庭核定证明,并记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有关部门建立的个人诚信记录体系。

第十九条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居委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不如实提供申请低收入核定的家庭及家庭成员的有关情况,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由区(市、县)民政部门提请其上级主管单位或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条对无法认定家庭收入状况的,不得推定为低收入家庭和给予低收入家庭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一条区(市、县)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在核定城市低收入家庭工作中出现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视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二条区(市、县)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城市低收入家庭核定工作举报箱或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第二十三条本规定自2009年6月1日施行。






  这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法典的大修,笔者通过深入学习感到:审判机关贯彻执行《刑事诉讼法》必须以“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主题,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举,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针对具体问题思考如下:
  一、工作特点
  特点一:发挥审判职能,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
  围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依法审理事关全局,阻碍公共建设施工的聚众扰乱公共秩序案和涉及招商引资的故意伤害案件;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两抢一盗”侵财犯罪、涉毒犯罪和聚众斗殴团伙犯罪等多发性犯罪;开展专项打击醉酒驾车犯罪活动,增强了群众安全感,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特点二:强化程序公正,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围绕尊重和保障人权,以程序公正促进实体公正,切实保障刑事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按照《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认真落实合议、回避、审判公开等制度,依法受理刑事自诉案件,对轻微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提高了诉讼效率,节省了诉讼资源。树立程序保障意识,强化程序公正,确保了刑事案件的裁判质量。依法保障被告人行使辩护权,对确因经济困难的被告人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未成年人犯罪,指派法律援助律师为其辩护,有效维护了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按照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妥善审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依法适用非监禁刑罚,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工作,预防和减少了刑事犯罪的发生。
  特点三:坚持宽严相济,积极探索人性化审理裁判模式
  围绕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积极探索人性化审理裁判模式,实现案结事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立足息诉息访、案结事了,发挥庭内调解功能,加大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力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法明理,有效开展庭内调解工作。针对审理诈骗、盗窃等侵财犯罪存在的量刑容易、追脏难现象,审理中加大赃款、赃物追缴力度,最大限度地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针对被告人无力承担民事责任,被害人又确实需要帮助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安抚和救助被害人。
  特点四:提高审判水平,确保案件裁判程序和实体公正
  围绕提高审判能力、保证办案质量、赢得司法权威,强化刑事法官职业化建设。采取集中学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学习新修定的《刑事诉讼法》,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开展庭审观摩和文书评审活动,提高了法官的证据审查、法律适用和驾驭庭审能力。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和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观摩有影响的重大案件庭审活动,创造性地开展疑难案件纳谏座谈会,虚心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注重发挥简易庭独任法官和人民陪审员的作用,认真听取和采纳检察机关量刑建议,规范量刑,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确保判决结果公正,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二、存在问题
  问题一:畅通适用非监禁刑调查报送程序;搞好法院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无缝对接。
  问题二;推动解决女性犯罪嫌疑人异地场所羁押审理不便;司法鉴定不便民;司法救助制度不完善问题。
  问题三:提高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调解能力;确保法律文书及时送达,保障当事人诉权。
  三、几点建议
  建议一:立足审判实际,提升程序保障意识
  要充分认识《刑事诉讼法》是保障《刑法》正确实施的重要程序法典,这次修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司法制度的健全完善和重大发展,贯彻实施好这部法典对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立足审判实际,深刻理解程序公正的独立价值,摒弃“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和做法,提升程序保障意识,掌握修法意义、执法原则及制度规范内容,把执法办案作为第一要务,把修法精神贯彻到刑事审判第一线,把惩罚犯罪与尊重保障人权的刑事诉讼理念落到实处,正确处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实体与程序、公正与效率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建议二:恪守程序公正,强化庭审裁判功能
  要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围绕实体与程序并重的审判工作要求,强化庭审裁判功能,坚持控审分离、控辩均衡对抗和审判独立的原则,遵守合议、回避、审判公开等诉讼制度,正确使用简易程序和特别程序,妥善审理事关全局的刑事案件,强化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工作,搞好审判监督和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在先,量刑规范,宽严有据,罚当其罪,以程序公正促进实体公正,全力保障司法公正。要大力提高法官职业素养和驾驭庭审能力,落实证人、鉴定人依法出庭的规定,遵守未经质证不得认证的原则,准确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把精力放在庭前准备、法庭调查、控辩质证和规范化量刑上,发挥陪审员制度的作用,为律师办案创造有利条件,树立司法公信力,赢得司法权威,全面提高刑事审判质量。
  建议三:树立证据意识,确保公正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要牢固树立证据是刑事裁判的基石,没有证据就没有诉讼,没有证据就没有公正的证据裁判意识,改变“口供为王”旧理念,树立和发展“物证为王”新理念,明确举证责任、细化证明标准、熟练掌握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配套制度,落实好证人出庭和证人保护等制度规则,协调控辩双方履行举证责任,排除非法证据,夯实刑事案件的质量根基,为确保实体公正打下坚实基础。要增强诉讼效率意识,在保证审判质量基础上,遵守审理期限和送达时限,用好简易程序,提高诉讼效率。要解决女性犯罪嫌疑人异地羁押审判不便和司法救助制度不完善问题,与社区矫正机构搞好执行交付对接,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并重,努力实现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刑事诉讼价值目标。
  建议四:提升审判能力,建设高素质刑事审判队伍
  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恪守法官职业道德,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强化刑事审判力量,深化审判能力建设,开展岗位练兵、庭审观摩、裁判文书评审活动,完善审判业务考评机制,提升法官的证据审查判断能力、驾驭庭审能力、附带民事诉讼调解能力、适用法律能力和裁判文书制作能力,推动刑事审判工作整体升位。要把《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进行系统的学习培训,掌握修法重点,娴熟运用新的规则和制度审理案件,确保《刑事诉讼法》在审判中得到正确、全面、有效的贯彻落实。要加强审判作风建设,自觉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公众和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审判公正、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刑事审判队伍。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